显示全部编辑推荐
中国古代逻辑的大众化通俗普及读物
定价:¥68.00
中国古代逻辑的大众化通俗普及读物
本书宗旨是趣谈中华先哲思维技艺。精选中华先哲思维技艺典型案例,围绕逻辑核心内容——概念、命题、论证、规律和方法,揭示其逻辑内涵,兼及其在现代的应用,促进逻辑知识的普及和运用。本书用电子检索手段,从《四库全书》和《四部丛刊》等特大型丛书电子版,选取先哲思维表达技艺的典型案例,对案例选取加工,推敲再三,揭示中华先哲思维语言跟逻辑学的内在联系,力求通俗性、科学性和真实性的统一。本书写作方法是从先哲的思维实际出发,针对历代经济、政治、思想、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法律等社会生活各领域的逻辑问题,分析思维技艺,阐发逻辑知识。
.曾参杀人
在孔子弟子曾参的住地费城,有与曾参重名者犯了杀人罪,有一人向曾参母亲误传说:“曾参杀人了!”曾参母亲说:“我儿子不会杀人!”说完又继续织布。过一会儿,第二个人又向曾参母亲误传说:“曾参杀人了!”曾参母亲仍相信自己儿子,继续织布。再过一会儿,第三个人向曾参母亲误传说:“曾参杀人了!”曾参母亲害怕了,弃梭翻墙逃跑(《战国策·秦策二》《新序·杂事》)。这是“曾参杀人”典故的来源。东汉王充《论衡·累害》:“夫如是市虎之讹,投杼之误不足怪;则玉变为石,珠变为砾,不足诡也。”三国魏曹植《当墙欲高行》诗:“众口可以铄金,谗言三至,慈母不亲。”唐诗人李白说:“曾参岂是杀人者?谗言三及慈母惊。”孔子弟子曾参本以品德贤良著称,曾参母亲也很了解自己的儿子不会杀人,但当“曾参杀人”的假话被接连三个人重复传播时,连曾参的慈母也不免误信而惊逃。
.三人成虎
战国时魏国被赵国打败,魏国太子和大臣庞恭将要到邯郸去做人质。临行前,庞恭怕自己走后魏王听信谗言,启发魏王说:“假定现在有一人说闹市上有虎,您相信吗?”魏王说“不信。”庞恭说:“有两人说闹市上有虎,您相信吗?”魏王说:“不信。”庞恭说:“有三人说闹市上有虎,您相信吗?”魏王说:“那我就相信了。”庞恭说:“闹市上本来没有虎是很明显的事实,但因为有三个人说有虎,您就相信了。现在从邯郸到魏国,比从王宫到闹市远得多,说我坏话的也会超过三个人,希望您能明察。”果然不出所料,待到庞恭做完人质从邯郸返回,魏王竟真的听信众人的谗言,而不愿再见他(见《韩非子·内储说上》《战国策·魏策二》)。这是“三人成虎”成语的来源。
《战国策·秦策三》:“闻三人成虎,十夫揉椎,众口所移,毋翼而飞。”《淮南子·说山训》说:“众议成林,无翼而飞,三人成市虎,一里能挠锤。”众人之议如平地生林,没有翅膀能传向四方,三人都说闹市有虎,一里之人都说铁锤能弯曲,会被信以为真。东汉王符引谚语说:“一犬吠形,百犬吠声。”一犬因形迹可疑而叫,百犬会听声而叫,比喻不察真假,随声附和。又有成语说:“一人传虚,万人传实。”谓本无其事,因传说者多,会被信以为真。《乐府诗·折杨柳行》:“三夫成市虎,慈母投杼趋。”后句用“曾参杀人”的典故。清秋瑾《致琴文书》:“三言讹虎,众口铄金。”
明陶宗仪《王氏谈录》说:“某以文字正之,后世必有信之者,一千年后必得一人信之,二千年后又必得一人信之,又三千年后又必得一人信之矣。以三千年而获三人见信,则后数千年信者必多,则其说行矣。”
韩非子总结说:“言之为物也以多信。不然之物,十人云疑,百人然乎,千人不可解也。”(《韩非子·八经》)话因说的人多而容易被人相信。如某物事实上并非如此(S不是P,实然否定命题),十人说某物可能如此(S可能是P,或然肯定命题),百人会说成某物事实上如此(S是P,实然肯定命题),千人会说成某物必然如此(S必然是P,必然肯定命题)。这说明,假话经众人传播,次数越多,离事实愈远,愈易使人相信。先哲这些精辟言论,有助于理解“心理谬误”的实质。
京ICP备05007371号|京ICP证150832号|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884号 版权所有 2004 商务印书馆
地址: 北京王府井大街36号|邮编:100710|E-mail: bainianziyuan@cp.com.cn
产品隐私权声明 本公司法律顾问: 大成律师事务所曾波律师